您当前的位置: 主页 > 游戏资料 >
中变版关山远 古今中外,那些不可救药的“出名狂”超变版
作者:www.djj5.com 时间:08-04

近期新闻,颇多与“出名狂”相关,例如在北京车展大出风头的某模特,以至于有戏言称“去胸展看车”;还有两个被捉住的“假和尚”,此前他们在公开场合又是开房又是喝酒的,唯恐轰动效应不够。当然,还有那个著名的周老虎周正龙,他出狱了,他又被激活了。

《红楼梦》第83回写道:“俗话儿说的,‘人怕出名猪怕壮’,况且又是个虚名儿。”俗话儿说的,往往是中国人传统的智慧,但是现实中,无论古今,遑论中外,都有一堆“出名狂”,尤其是当下网络时代,关键原因,“出名狂”追求的,可不是个虚名儿。

“出名狂”

伦敦奥运会越来越近,英国方面花巨资用以安保,甚至要在场馆附近的居民楼上安装导弹发射系统,但导弹挡得住那些爱好“捣蛋”的“出名狂”吗?2004年8月,在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,一名身着芭蕾舞裙的男性观众突然跃入水池,并在水中待了好几分钟之久才被现场的保安人员将之拖离了现场。随后,这个名叫罗恩的男子接受了三人法庭的审讯。在审讯中罗恩表示,他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并不是为了钱,而是为了在全世界面前出名。最后,罗恩被控犯有扰乱奥运会秩序罪而被判入狱服刑5个月。

同样是在雅典奥运会上,最后一个项目男子马拉松比赛中,巴西选手利马一路领先,距离终点还有15分钟,正跑得欢,突然一个穿着苏格兰裙的观众从人群中冲出来,把利马推到一边。这个突然袭击虽然没让利马受伤,但把他吓得不轻,尽管他很快返回赛道继续比赛,但很快被两人超过,最终只拿了铜牌,堪称雅典奥运会最郁闷的人。

这个袭击利马的人立刻被警察抓走,此人名叫霍兰,57岁,以前是一位爱尔兰牧师,比赛当天上午飞抵雅典,在袭击利马之前处于醉酒状态。这不是他第一次阻挠体育比赛,2003年他在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英国站的比赛中,视赛道上以时速240公里飞驰的赛车于不顾,竟然冲进赛道,使比赛被迫终止。他做的这一切,就是为了出名。

这种以极端方式来博取名声的人不少。就在2009年,因为想博得导演袁和平的注意,电影《苏乞儿》剧组拍摄现场的群众演员蒙继阳竟然操起一块大石头,将剧组价值数十万元的进口摄影机镜头砸烂。蒙继阳称,自己实在“不甘于埋没在众多群众演员当中”,太想出名了,太想出名了……

历史上最疯狂的“出名狂”,应该是一个名叫黑若斯达特斯的古希腊年轻人。为了成为一个“历史名人”,他在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纵火烧毁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底米神庙,在今天的土耳其以弗所。这家伙纵火之后,留在原地不动,而且非常自豪地认罪了,并且声称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历史书上。

抓他审他的人自然快气疯了,处死他之后,还明令禁止任何书籍记载任何关于他的事迹。但是黑若斯达特斯还是在历史中留下名来,他的这一“壮举”被史家泰奥彭波斯记录了下来,让这个疯狂的年轻人的名字和亚底米神庙一起留在了历史上。时到今日,黑若斯达特斯这个名字在欧洲各国仍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:德语中,代指那些热衷于追逐名声的人;英语中,意指那些不择手段得来的名誉;芬兰语中,指那些因为不好的事情而得来的名声。

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黑若斯达特斯成功了,就像今天某个网络红人所言:“不管怎么样,反正我出名了,反正我红了。”

“炒作大师”

如果要列举成名之法,那真是数不胜数。在一个“名”字的巨大诱惑下,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。

在初唐诗坛,陈子昂是一个著名人物,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,传诵千古。但是陈子昂初入文坛之际,虽然写得一手锦绣文章,但没有名气,很郁闷。他离开四川,来到长安,做起了类似今天“北漂”一样的文学青年,寻找机会。但长安不好混哪,他郁闷地过了几年,还是没有名气,于是决定剑走偏锋了。

唐朝李亢的《独异志》记载:陈子昂在街头散步,看见有人在路边出售胡琴,要价昂贵,颇为知名。长安城里很多人想买,但不知真假,犹豫间不敢下手。陈子昂是个“富二代”,果断买下胡琴,并四处张扬,标榜自己精通胡琴,与众人约定,将择吉日在自己家里为知音现场演奏。

这一天到了,陈子昂居所高朋满座,结果陈子昂没有奏琴,倒是发表了一通演说:我陈某人写了这么多文章,却没人理睬,一把胡琴,各位却青睐有加,但这把琴不过是下等乐工所制,我陈某人怎么会将它放在心上?话刚完,他把昂贵的胡琴用力摔裂于地,众人震惊,趁这机会,陈子昂将自己的文章“遍赠会者”。于是,“会既散,一日之内,声华溢都。”

陈子昂一时成为长安城的红人,他的文章确实写得好,只是以前没人看而已。现在大家都在看,争当“伯乐”,甚至有人预测陈子昂:“此人必为天下文宗矣!”接下来水到渠成,陈子昂的文名传到上层,他中了进士,正式进入官场了。

明朝是个独特的朝代,其中一大独特是谏官制度,这些言辞犀利的大臣,甚至敢指着皇帝的鼻子骂。这是朱元璋留下的制度,大兴批评之风,出发点当然是好的。但慢慢地就变味了,谏官们党同伐异,语不惊人誓不休,不高兴了连皇帝也开骂,有时候是为了国家大事,例如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评事雒于仁把明神宗气得半死的《酒色财气四箴疏》,但有些谏官完全是为了个人出名,逮住机会就尖酸刻薄一把,他们有底气——最害怕有人去记载他宰杀谏官的恶迹,所以不存在杀头和灭族的危险,最多是拖到外面打一顿屁股。

在当时的官场风气下,被打烂的屁股,是光芒四射的勋章。被皇帝盛怒之下拖出去打板子的人,有时恨不得光着屁股、露着伤痕在大街上转呢。他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,转眼间就成为官场勇士,从而进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小圈子。

“扑满”为戒

古代传播手段差、传播速度慢、传播范围窄,跟今天一条微博就能红一个人,不可同日而语。现代人不需要像陈子昂那样买琴、毛姆那样登广告,更不用担心被打烂屁股。他们以极低的成本,来博取极大的名声——当然,这名声是好是坏,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了。

为了成名而出现的种种乱象,无法罗列,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:草根在炒作,明星在炒作,有名气的人为了更大名气,也在炒作,而那些专家学者也在炒作,君不见,一些大学教授,以“恶搞古人”为乐,或说李白是“大唐第一古惑仔”,或说司马相如“包二奶”……教授求名,古人遭殃。

想出名,想尽早出名,想通过出名来赚钱,本来无可厚非。从本质上看,当今社会,所有为“出名”而做的努力,基本上都可视为商业游戏。但时下一些人不择手段求名、一些媒体推波助澜,却为人不齿,对社会的名利观、道德观、法治观念、文化氛围等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。

古人在对待名利方面有很多智慧。汉代名相公孙弘成名前,是个穷小子,他有幸碰到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邹长倩。当时公孙弘向邹长倩请教了这么一个问题:凡人如何成为名人?邹长倩说:“夫人无幽显,道在则尊。”意思是,名气大不大,名声响不响,其实无关紧要;有了“道”,才能在社会上变得贵重,受人尊崇。这是个大前提,然后邹长倩讲,出名不讲贵贱,出名需要积累,此外,人的出名当在“立功勋”,为国家民族;“效名节”,有品格风骨,强调了当“名人”的两个“基本点”——创业与做人。

最后,邹长倩还正告公孙弘,要以“扑满”为戒。“扑满”是装钱的容器,是土做的“粗物”。它只有入口,而没有出口。“入而不出,积而不散,故扑之。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,将有扑满之败。”“扑满”之喻,更深层的提醒还在于为人:一旦名声煊赫,一旦身居高位,一旦功成名就,便洋洋自得,傲视众人,居功狂妄,那么“扑满之败”,便是身败名裂,无可救药之时。

这番教诲,对公孙弘影响很大,后来,他不断努力,一个放牛娃,最终官至御史大夫、丞相并封侯。

老子曾说:“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,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,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”就是告诫人们与其过分自满,不如适可而止;锋芒太露,势难保长久,金玉满堂,往往无法永远拥有,富贵而骄奢,必定自取灭亡。只有功成名就,急流勇退,抛弃一切名利,才合乎自然法则,才能永久。人须知足,方能常乐。

曾国藩也是一个善藏锋芒的人。在当时的一场战争中,曾家兄弟手握重兵,权倾朝野,堪称当时“天下第一家”。但盛名之下,曾国藩并未得意忘形,却忧心忡忡,更加小心翼翼。他认为,功高名显,必然会带来对自己的嫉妒和仇视,所以与人分享利益和名誉是曾国藩的一贯做法。每次打仗,他都不以首功自居,而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。他最成功的,是在向朝廷请功时,一律将满人都督官文的功名摆在自己之前。官文没什么才干,但他是个满人,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曾国藩推出一个满人担任领头的做法,获得了极大成功。

自古名利太过都是祸害,与人分享才能与人共处。曾国藩在名气最盛之际,依然保持清醒,自谦自律,而终得善终。

在今天,这种为求名继而求利的乱象,被人归结为“出名狂躁症”。要医治这种狂躁症,还是需要一点古人的大智慧。

上一篇:官网龙斗士神秘信件在哪里怎么找?游戏下载    下一篇:官方网站龙斗士光之翼兽怎么得变态版

y
  • 用户名:
  • 密 码:
游戏简介
djj5《网页传奇》是一款游戏画面让人惊艳不已的大型MMO网页游戏,djj5《网页传奇》一共有战士、法师、道士三大职业,采用即时战斗模式及完全自由化的PK模式,游戏内有数量众多的快捷键设置,让玩家充分展现自己高超的操作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,体验不一样的对战操作乐趣。